400-900-5051
服务类别
按钮文本
从〈焦点访谈〉看海南外贸新机遇:零关税覆盖74%,助力企业出海
来源: | 作者:汇金砖财税~18289736227 | 发布时间: 2025-07-25 | 28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区域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海南自贸港自设立以来便备受瞩目。而随着封关时间正式确定,2025年全岛封关运作进入倒计时,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红利窗口正在打开。

近日,《焦点访谈》专题报道《海南岛的“封”与“开”》,深入解读了海南“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特殊监管模式,揭示了其背后蕴含的巨大政策红利和发展潜力。特别是“零关税”制度的全面升级,为外贸企业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对于有志于出海发展的中国企业而言,现在正是在海南注册外贸公司的黄金窗口期。

01

「 封关”不是封闭

而是更高水平的开放 」

很多人听到“封关”二字,第一反应是“封闭”“限制”,实则不然。海南的“全岛封关”,并非物理上的封闭管理,而是一种制度型开放的顶层设计。

所谓“一线放开”,即海南与境外之间实现高度便利的货物进出,大部分商品可享受“零关税”待遇;“二线管住”,则是海南与内地之间设立必要的监管防线,防止税收流失和市场冲击;而在岛内,则实现“自由流动、低干预、高效能”的营商环境。


这种模式既保障了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又最大限度释放了开放红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全岛封关后,“零关税”将从目前的正面清单管理转向负面清单管理 ——这意味着,除了明确列出征税的商品外,其余近74%的进口商品都将享受免税待遇,覆盖税目从原来的约1900个扩大至6600个,提升近53个百分点。

这一变革,意味着未来在海南从事外贸的企业将拥有更强的成本优势和供应链灵活性。


02

「 封关前注册:

抢占政策红利的“时间差” 」

虽然封关后的政策更具吸引力,但真正聪明的企业,往往选择在“封关前”完成布局 。为什么?

1、享受“提前享惠”政策过渡红利

目前,海南已实施三张“零关税”清单(原辅料、交通工具及游艇、生产设备),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提前享受免税进口待遇。这些政策已在实践中运行多年,流程成熟、审批高效。企业在封关前注册并运营,即可立即享受现有优惠政策,同时为未来全面封关做好准备。

更重要的是,根据财政部副部长廖岷透露的信息,封关后享惠主体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基本覆盖所有有实际进口需求的企事业单位。这意味着,越早完成注册、建立合规运营体系的企业,越有可能被纳入首批重点支持名单,优先获得政策倾斜。


2、抢占优质资源与政策试点资格

海南自贸港的政策落地是一个渐进过程,许多创新试点项目(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离岸贸易试点、新型国际贸易平台等)采取“先申报、先受益”的原则。企业若能在封关前完成注册并开展业务,更易争取到试点资质、专项资金支持和政府背书。

例如,海口海关数据显示,RCEP全面生效两年来,海南企业累计申领原产地证书1594份,签证金额达13.13亿元,帮助企业节省进口国关税约6500万元。这说明,海南已成为中国企业对接东盟、走向亚太的重要跳板。而那些早已布局的企业,已在RCEP框架下建立起稳定的海外渠道和客户网络。

3、规避未来准入门槛提升的风险

可以预见,随着海南自贸港热度上升,未来注册门槛可能逐步提高,比如对注册资本、注册地址、人员配置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部分热门园区甚至可能出现“一址难求”的情况。

当前,海南多地仍提供“极简审批”“一网通办”“全程代办”等便利服务,注册一家外贸公司最快仅需1-5个工作日。此时入场,成本低、效率高、选择多,是真正的“低门槛、高回报”窗口期。

03

「 海南外贸公司:

中国企业出海的战略支点 」

在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的今天,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诸多挑战:海外市场准入壁垒、跨境资金流动限制、国际物流成本高企、合规风险复杂等。而海南自贸港,恰恰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安全、高效、低成本”的出海跳板。

1、零关税+低税率,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以一家从事机电设备出口的外贸公司为例,在海南注册后,可免税进口关键零部件、生产设备,大幅降低采购成本;同时,企业还可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符合条件的鼓励类产业企业),远低于内地普遍的25%。

此外,个人所得税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有利于吸引国际化高端人才落户海南,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

2、自由便利的跨境资金流动机制

海南正在推进跨境资金池、本外币合一账户体系建设,允许企业更灵活地进行外汇结算和资金调配。这对于需要频繁与海外客户结算的外贸企业来说,极大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了汇兑风险。

3、对接RCEP,打通亚太市场

海南地处中国最南端,毗邻东南亚,是连接中国与东盟的天然枢纽。RCEP生效后,区域内大多数的货物将逐步实现零关税。海南企业可通过原产地规则优化供应链布局,将产品以更低税率进入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盟十国等市场。

如前所述,已有超千家海南企业申领RCEP原产地证,享受关税减免。这不仅是政策红利的体现,更是市场竞争力的直接提升。

4、数字贸易与新型业态的试验田

海南正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离岸贸易、保税维修、转口贸易等新业态。例如,在洋浦保税港区,企业可开展“一线”进境免关税、“二线”出区征税的业务模式,实现“境外采购—海南仓储—内地分销”或“境外采购—海南加工—全球销售”的灵活路径。

对于希望尝试“轻资产出海”的中小企业而言,海南提供了近乎“零试错成本”的试验环境。

2025年全岛封关是一个明确的时间节点。届时,海南将正式成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港之一,有想法的老板们,建议这样做↓↓↓

明确业务方向:确定主营产品、目标市场、进出口模式(一般贸易、跨境电商、离岸贸易等)。

准备材料:公司名称、经营范围、注册资本、法人身份信息、办公地址证明等。

申请相关资质 :如进出口权、海关注册、电子口岸卡、外汇账户等。

声明丨仅供参考,文章整理于网络,具体政策以官方答复为准。

图片丨来源于网络图片。若出处有误或侵犯到原作者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热点资讯
资讯分类